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> 商场 >  >> 
“安徽工业第一区”:以亩均论英雄 让“寸土”生“寸金”
来源: 人民网      时间:2023-08-07 10:55:22

“全国第六、长三角第三、中西部第一。”


(相关资料图)

今年初,商务部公布2022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评结果。在参评的217家园区中,被誉为“安徽工业第一区”的合肥经开区排名再创新高。

在“你追我赶”的态势下,连续两年跻身全国十强,合肥经开区做对了什么?如果把问题答案比作一篇论文,那么自2016年起开展的“亩均论英雄”改革则是其中的重要一章。

合肥经开区一角。合肥经开区党政办供图

6月下旬,合肥威胜利工程有限公司紫石路厂区如期投产。新厂区的40亩土地,正是某工业企业在“亩均论英雄”改革背景下腾退的低效用地。

“与原先厂区相比,这里面积更大,四周环境也更有利于生产、物流。”据威胜利公司总经办负责人马春轶介绍,在搬入现有生产线基础上,企业还新添了数控机床等设备,“预计,今年产值能够增长20%以上。”

据了解,“退二优二”的背后,还有一段“退二进三”的故事。

原来,经过20多年的产城融合,威胜利公司老厂区所在的民营企业一园周边密布着住宅、学校、医院等生活服务设施。而民营一园本身,地块用途也调整为住宅和商业。搬迁,迫在眉睫,只是苦于没有去处,一直未能成行。

此番成行,可以说是为老厂区地块“退二进三”,进而深化产城融合“留有余地”。

威胜利公司的故事,是合肥经开区“亩均论英雄”的缩影。

“亩产”原是农业术语,将其引入工业范畴,就是为了推动资源要素向高效领域集中,以最小资源环境代价获得最大效益。七年前的2016年,合肥经开区在全省率先建立以“亩均效益”为核心的工业企业综合评价机制,通过基于评价结果的差异化政策供给,引导、倒逼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。

“客观上看,实施‘亩均论英雄’改革,是工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;主观上讲,改革是我们走出‘舒适圈’、迈向更高台阶的必由之径。”合肥经开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徐向东说。

合肥经开区智能科技园。合肥经开区党政办供图

七年间,一个个生动实践“汇溪成河”,推动改革走实走深。

收回一企业724亩低效用地,引进哈工大机器人集团、龙迅半导体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企业;支持雪祺电气“拿下”邻近企业100亩低效用地及厂房、建设年产70万台对开门冰箱项目;引荐海尔盘活某公司327亩低效用地、建设年产300万台滚筒洗衣机和150万台商用空调生产基地……

改革过程中,合肥经开区没有“一刀切”,而是因企施策,甚至一企多策。

“针对某省属企业在辖区内的三块低效用地,我们与企业充分沟通,最终一道拿出‘收回一块、追加投资一块、建设战新企业所需园区一块’的解决方案。”徐向东表示,“三地联动”的处置模式,换来了省属企业、属地、战新企业的“三赢”。

截至目前,合肥经开区已累计盘活低效用地8000余亩。在改革推动下,当地亩均效益“节节高”:2016年至2021年间,规上工业亩均税收年均增长17.8%;亩均营业收入年均增长24.5%;亩均利润年均增长13.8%……可谓,让“寸土”生“寸金”。

更具深远意义的是,合肥经开区的“亩均论英雄”改革为全省新兴产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。

大众安徽整车制造基地。合肥经开区党政办供图

汽车,是安徽的首位产业。在行业头部企业大众汽车集团在皖落户、发展进程中,合肥经开区引荐企业盘活低效用地1500多亩。由此,企业项目用地得到充分保障。如今,大众安徽已在合肥经开区投建了整车制造、核心零部件、销售及数字化服务、软件研发、智慧物流等项目,正全力打造集团在华新能源汽车基地。

现阶段,安徽正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兴产业聚集地。在这一过程中,以亩均论英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记者了解到,自2021年起,安徽在全省范围推行“亩均论英雄”改革。今天,改革的故事每天都在江淮大地上演。

展望下一阶段工作,取得改革实效的合肥经开区没有松懈。

“作为‘安徽工业第一区’,进一步向改革要效益、为关乎全省新兴产业发展的大项目落户做好要素保障,是我们的应尽职责。当然,深化改革也是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、不断争先进位的关键一招。”徐向东对记者说,“围绕改革,合肥经开区将不断探索、不断完善,对于未来,我们和大家一样期待。”

标签:

X 关闭

X 关闭